济南市
[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 律师入驻

    手机浏览

    手机扫一扫,浏览更便捷

    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fadoudou.com

  •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问律师

  • 微信扫一扫,发现身边律师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发现身边律师 微信小程序找附近律师

    或搜索微信小程序
    找附近律师

专业的法律咨询与律师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知识>读文章

二手房买卖车库归谁?

发布时间:2017-07-28 11:24:36

阅读量:266

  摘要:原被告协议约定坐落于县城某小区的7栋2单元203室一套房屋转让给原告,但为约定被告车库归属问题。那么二手房屋买卖车库归谁所有?请看下文。

  案情

  2013年9月,黄某与吴某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协议,协议约定:坐落于县城某小区的7栋2单元203室一套房屋转让给吴某,房屋价格35万元,并且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黄某购买7栋2单元203室一套房屋后,买了邻居家的一间车库并一直使用,但房产证上没有附注登记车库。黄某交房时,吴某要求黄某交付车库,遭到黄某的拒绝,为此,吴某诉至法院。

  分歧

  对如何处理本案形成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中车库与房屋是从物与主物的关系,从物应随主物一起转让给吴某,所以车库应归吴某。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中车库与房屋是陈黄某在不同时间从不同地方购买的,依据现在的商品房买卖习惯车库都是单独计价买卖的,且房产证上没有附注登记车库,本案中车库与房屋不是从物与主物的关系,房屋买卖协议又没有约定车库买卖,故该车库应归黄某所有。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本案争议焦点为该套房屋与车库是否为主物与从物的关系。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主物与从物,通说认为构成从物须具备以下要件:1、非主物成分;2、常对主物起辅助作用;3、与主物同属一人;4、须交易上无特别习惯。本案中车库符合从物构成的前3个要件,但不符合第4个要件,因为现在商品房买卖中车库与房屋都是分别计价、分别买卖的,可以分别独立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如果没有签订车库买卖协议,则就没有买卖车库。而且许多楼房都没有车库,房屋同样在买卖、使用,故本案中车库与房屋不构成主物与从物的关系。物权法第74条第2款也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本案中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车库买卖,也没有约定附赠、出租车库,且房产证上没有附注登记车库,显然黄某没有处分自己的车库,该车库当然属于黄某所有。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来自:仟律网

0

相关分类: 济南市推荐律师 周卡方律师 二手房买卖车库归 非诉业务法律顾问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热门推荐

二手房买卖车库归谁?

经公证的婚前房产出资比例,法院为何不予认

  导读:婚前共同出资买房登记在一方名下,未登记方可能因没有权属登记而导致权利受到侵害,为维护自身权益,可与登记方协商加名。另外,在购房过程中,如发生赠与、借贷、投资等事实,应以书面形式记载清楚,以免日后产生纷争。作者:于飞 法官  来源:山东高院公众号  转载:小军家事(family-law)  当男女朋友关系确立后,两个人的关系发展到如胶似漆阶段,基本上会想要独享两人世界感受“家”的味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恋爱期间,大都会提出共同买房以兑现“双宿双飞”的爱情誓言。然而,婚前买房许多事情无法预

时间:2017-11-22 14:17

23883次阅读

二手房买卖车库归谁?

果某某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案

2014年9月初,同案人A(土耳其共和国人,另案处理)密谋组织八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民(维吾尔族)偷越国境前往土耳其共和国,并以提供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的免费机票、食宿费及额外报酬为条件

时间:2017-08-25 10:19

319次阅读

二手房买卖车库归谁?

邓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

邓某(原告)于2012年9月10日至10月11日入院某附属医院(被告)处,行左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2014年4月18日至5月15日再次入院被告某附属医院处

时间:2017-08-25 10:18

355次阅读

二手房买卖车库归谁?

一套房子居然有两个房产证

一套房子居然有两个房产证

时间:2017-07-21 17:23

243次阅读

二手房买卖车库归谁?

二手房交易中卖方违约的赔偿责任,法院如何

  因房价上涨过快,不少卖房人在二手房交易中常恶意违约,以期换取更多利益。本文以卖方违约后,买受人主张的可得利益损失赔偿为中心,梳理相关裁判规则和专家观点。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时间:2017-11-22 14:17

2392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