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指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在得知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产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有问题产品,采取更换、赔偿等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消除缺陷产品的危害风险的一种制度。
通常认为,产品召回涉及如下程序和步骤:(1)信息发布。即将召回产品的信息公之于众,进行召回的企业需要将召回的相关事宜告知批发商、零售商、服务中心和消费者。(2)回收。需要回收的产品包括在制品、成品库存、运往中间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在途产品、中间商库存产品、销售给其他企业的产品、被转卖的产品、出口到国外的产品等等。(3)确保及时维修或更换。实施召回的企业应建立健全召回产品维修或更换程序。消费者可以将缺陷产品直接邮寄给维修部门,或送至该产品的销售商。企业必须保证消费者可以得到维修、替换产品。(4)处理决策。确定对召回产品的处理方案(如整修后再销售、分拆后零部件再利用、报废处置等),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具体的决策,并选出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5)决策执行。依据做出的处理决策,对召回产品进行处理。
目前,我国只针对汽车、食品等特殊商品确立了召回制度,但还缺乏一套完整而系统的针对一般产品的召回制度。《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产品责任,但均未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做出明确规定。我国有关产品召回的规范中关于未履行或未恰当履行召回义务的处罚力度比较轻微,远不及企业履行召回义务可能付出的成本。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这会导致经营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怠于履行法定的召回义务,召回制度的公信力将受到挑战。
立法层次需要进一步提升,修改现行的《产品质量法》,加入有关缺陷产品召回的条款,建立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体系,给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以更高的法律保障。从国外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来看,很多都是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以汽车召回为例,美国的<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和日本的《道路运输车辆法》等都是国家法律,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层级低、适用范围窄、权威性不强,应继续扩大召回制度的适用范围或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召回制度加以系统规定。否则,大量的消费者不知晓产品存在缺陷,如果不以法律形式进行强制规定,生产商就不会负担积极的救助义务,很容易产生较大范围的侵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情况。
建立产品召回风险基金及召回保险机制。通过召回风险基金和保险机制使之社会化,可有效地分散、转嫁企业的召回风险责任,减少企业对高额召回成本的恐惧,从而避免企业逃避召回责任。
0
有道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实际上,遇到大金额的借贷,不还或者不能及时还贷的情况实在不在少数。当我们遇到老赖时,寻求法院依法制裁是基本常识,我们都知道法院可以通过冻结或拍卖欠债人的资产来向债权人还贷。但你知道吗,法院也不是对欠债人所有的财产都有权处理。根据最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第5条规定,欠债人有以下8类财产,法院也不能动! 1、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比如:衣服、家具、餐饮厨具等。所以说,“砸锅卖铁”还钱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还得看自觉。
职工在工作中受伤后申请工伤认定,而公司不认可受伤职工为工伤。那么受伤职工无人作证,应该如何认定工伤?根据相关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
开车在路上哪有不挨刀,违章罚款都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在城市交通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一不小心闯了红灯,6分就这样给飞走了,12分远远不够。所以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总有这么一批人专门替人销分,从中可以获取一定的利益,1分能卖到两百元到几百元不等。特别是现在新交规出台,12分动不动就没了,黄牛党就变的越来越重要。 这样长期以来,对于车主来说,分数可以都是12分,无论你扣了多少分,只要有钱,黄牛定会想方设法的帮你解决。这样一来,交规对于驾驶员失去了约束性,因此交警部门在这方面也进行严厉打击,新交规规定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赔偿纠纷时,因当事人双方就赔偿协议未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被告保险公司就以涉案鉴定是单方鉴定为由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并要求下次开庭审理。法院经审核后认为,保险公司的重新鉴定申请不符合法定要求,不予支持。 2015年8月,原告崔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与被告何某停放的车辆发生刮碰,造成原告崔某受伤与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原告崔某负本起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被告何某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崔某经医院治疗并诊断为右肩锁关节脱位。2017年
哪些情况下的车祸负全部责任 1.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 证交通事故事实的; 2.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3.当事人驾驶车辆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遇红灯继续通行的; 4.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越过施划有禁止穿越的道路中心线或者隔离设施与道 路上的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5.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通行范围内,剐撞同向行 驶的非机动车的; 6.当事人驾驶车辆在人行道或行人通行范围内剐撞行人的; 7.当事人驾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