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商标或近似商标的法律责任
不同的法律对滥用商标行为赋予一定法律效果的时候,都会明确规定其构成要件,并且所规定的要件也不完全相同。我国界定的滥用商标行为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五条所规定的三种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来看,除上述刑法规定的商标滥用行为之外,还有三种滥用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使用相同商标是一种伪造行为,而使用近似商标是一种仿造行为。而刑法只将伪造行为定罪,却忽略了仿造行为,无疑是不妥当的。因为伪造行为基本上也是一种仿造,二者仅仅是在程度上有区别而已。彻底的仿造,即成伪造。近似的仿造,虽未完全抄袭他人之商标,而只摹仿其主要部分,并略作增删,致使二者极为相近,使一般消费者不特加留意的话,实难辨别,无疑性质上与伪造无异,也应以刑法打击。事实上,上述《商标法》中的三种行为在实践中相当普遍,而且其社会危害性并不比在同种商品上非法使用与他人相同注册商标的行为小。因此,对假冒注册商标犯罪行为具体表现不宜限定过窄,否则有可能削弱刑法的保护力度,纵容犯罪。
《商标法实施细则》、《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却分别有“足以造成误认”、“误导公众”、“容易导致混淆的”等规定。笔者以为,这样的规定虽然隐含着立法者认为非法生产者、销售者有意图欺骗他人之嫌,因为惟有先能“足以误导公众”、“容易导致混淆”才可能使欺骗他人之目的得逞,但二者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台湾地区刑法侧重从行为人主观方面来阐释犯罪构成要件,而大陆刑法则侧重从一般公众认识的客观角度出发,更容易把握。只要行为人在商品上使用的假冒注册商标或者销售这类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伪造、擅自制造、销售的注册商标标识客观上致与“真品”相混淆,即可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不必去探究行为人的真实意图,显然更为可行。
商标是所属人专有的商业标志,滥用商标和近似商标行为是可耻的,也是违法的。如果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仟律网的免费法律咨询,可以帮助你解答疑惑。
12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媒体或其它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提供相关版权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导读:好多人都混淆抚养权和监护权,认为这两者是同一样的东西,其实不然,二者并非一样,那么,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有哪些呢?详细内容请看本文介绍:...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就需要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内容,那么旷工是不是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的?下面由仟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对于房屋面积确认书,你们了解吗?对于我们来说,房屋的面积的确认书,房产商可以随便填吗?还是有专业的测评公司进行填写?我们该如何了解我们所购买的房子的面积?下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房屋面积确认书的重...
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交警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并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责任人需要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如果当事人有其他原因不能亲自处理的,那么交通事故委托他人处理可以吗?下面由仟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用工单位坚持不给的可以提起仲裁和起诉。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