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笔者代理的一起中央空调买卖合同纠纷中,对方代理人以涉案空调工程未经验收作为抗辩理由拒绝给付工程进度款及质保金。案件结束后,笔者对以前一直忽略的合同“验收条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笔者就中央空调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验收条款问题进行浅显思考。
一、案件概述
2011年7月5日,甲空调安装企业(原告)与乙公司(被告)签订合同,合同对总价款、工程进度、验收及其他问题进行了约定,其中合同8条4款规定,“调试验收合格后付工程总价款百分之五工程进度款,另工程款百分之十自安装、运行、验收之日起一年作为保证金”,2012年工程竣工,被告在原告未进行验收的情况下投入使用,2016年5月,被告提起诉讼,请求原告给付剩余的工程进度款及保证金总计304500元。
二、争议焦点分析
笔者作为原告方代理律师,首先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有效面对被告的抗辩,经过分析,我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可以归纳为:原告根据合同8条4款主张被告给付工程进度款及保证金的条件是否成就。
被告抗辩的理由极可能为:由于涉案工程没有经过验收,故此,合同8条4款规定的调试验收合格后给付工程进度款的条件无法成就,又因为没有经过验收,所以保证金一年的起点无法计算,那么,支付保证金的条件同样没有成就。
原告欲达到诉讼目标,必然应对付款条件已经成就就行必要的论证。其中,对于原告方来讲一个障碍就是涉案工程确实没有经过验收,在此背景下需要寻找有利于原告主张的请求权基础。
三、支持原告诉请的请求权基础
通过对双方所签合同8条4款性质的定性,我们寻找的请求权基础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两年的规定。”
四、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结合合同8条4款,运用合同法158条对己方观点进行证成,以达到击破对方抗辩的效果。原告代理观点如下:
首先,根据合同规定,双方对验收具体期间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约定,那么本案应适用,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这一合同法规定。
其次,具体到本案,被告并没有提供证据证明涉案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同时更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合理期间就工程质量提出异议,所以,涉案工程应视为符合质量标准
因此,被告主张付款条件尚未成就缺乏事实依据及法律依据。
五、办案启示
1、原告应首先通过争议焦点的分析以及对被告抗辩理由的预测,寻找到支持己方观点的请求权基础。
2、成功寻找到请求权基础只是一个开端,我们需要运用演绎推理,即大前提(法律)--小前提(事实)---结论对己方观点进行证成。
3、本案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不应仅仅关注标的物、价款、履行、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对验收条款同样应给予重视,明确约定验收条款的期限,如有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给予通知,并且保留相关证据。
4、验收条款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通知与送达条款进行相应的配合,以免因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 / 池英 河北吴春江律师事务所
来源 / 无讼阅读
0
2013年底,38岁的张某在驾驶油罐车运输的途中,与同事刘某“偷油”倒卖,在身上沾到漏油的情况下点烟,引火烧身致死。
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租房屋被国家征收,其征收补偿对象是房屋所有权人,承租人并非征收补偿的
在日常的对外贸易合同中,买卖双方为避免相关纠纷,通常会在合同中约定双方争议解决办法、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产品质量异议期等条款,以便权利义务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更加高效和权责分明。 出口商在投保中国信保的相关产品后,能有效规避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在其保险产品条款中明确了保险责任范围和保险除外责任内容。 中国信保一般贸易险保单产品的除外责任中列明“被保险人或其代理人违约、欺诈以及其他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损失,或被保险人的代理人破产引起的损失”属于除外责任。出口商
最高法院生效判决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受法律保护。当事人达成合意是合同的成立的必备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来源: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案情简介 2017年1月,李先生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一份两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前三个月为试用期,月工资5000元。试用期期间,公司实际以每月3000元标准向李先生发放工资。转正后,李先生才拿到约定的5000元月工资。 在了解到试用期工资不应低于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的80%的规定后,李先生向公司提出每月按4000元补足试用期工资差额却遭拒绝。双方协商未果,李先生遂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公司支付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工资差额共计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