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某驾驶小型轿车与林某驾驶搭乘陈某的二轮摩托车相碰撞,造成陈某受伤的交通事故。陈某因本次受伤住院治疗结束后,保险公司以陈某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误工费不予理赔,双方僵持未果。近日,福建省福安市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保险公司对误工费应予赔偿。
2016年8月4日16时,邱某驾驶小型轿车,从福安市湾坞镇动车站方向往大唐火电厂方向行驶,行经福安市湾坞镇“田中村与湾坞交界”十字路口路段时,刮碰由林某驾驶搭乘陈某的从福安市湾坞镇湾坞码头方向往湾坞镇区方向行驶的二轮摩托车,造成陈某受伤的交通事故。陈某受伤后,被送往宁德市闽东医院接受治疗,经诊断,陈某的伤情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腰椎骨折等。后经福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邱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林某、陈某不负事故责任。陈某治疗结束后,找肇事者邱某及肇事车辆所投保险公司进行协商,但一直协商未果,陈某诉至法院。本案争议焦点是:陈某已64周岁,误工费应否支持的认定问题。
福安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公司主张陈某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误工费应不予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确定误工费标准时,并未明确如何认定有无误工。误工费是属于受害人如未遭受人身侵害而本应可获得却因侵害行为无法得到的利益,是以受害人有无劳动能力、误工时间及收入状况来判断和确定其是否存在误工费损失及数额,并非以有无实际工作或年龄大小来判断。故即使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者,保险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明陈某已丧失劳动能力,故该主张本院不予支持。故一审判决保险公司应予以赔偿误工费损失。
■连线法官■
年龄不是判断是否存在误工费的依据
该案承办法官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该解释已经阐述误工费属受害人的客观损失,并未明确如何认定有无误工,而且规定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自己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也支持误工费。
这就是说误工费是属于受害人如未遭受人身侵害而本应可获得却因侵害行为无法得到的利益,是以受害人有无劳动能力、误工时间及收入状况来判断和确定其是否存在误工费损失及数额,并非以有无实际工作或年龄大小来判断。如果侵权人及投保的保险公司未能举证证明受害者已丧失劳动能力的,误工费应予支持。即使受害者是青年人、中年人,如果明显已丧失劳动能力,也无法在法律上支持误工费。作为公职人员或者退休以后有退休金的人员,因人身遭受侵害,如果能举证证明其还有从事相关工作并且因这份工作得到收入的,误工费也应予赔偿。
该法官认为,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是断定误工费的依据。支持或者不支持误工费,要根据受害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及生存环境来确定。在农村中,很多孤寡老人,年龄再大,也存在靠自己维持生计的情形,应该认定存在误工费。
0
近段时间,由于我们接办的几个刑事案件出现当事人坚称无罪并且证据严重不足的情况,法院既无法作出有罪判决,而
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但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
导读: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以现金形式发放所谓社保补贴,违反法律规定,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定缴费义务。即使双方之间有约定或者劳动者自愿放弃参加社会保险,因不符合法律规定,均属无效,用人单位还是应当履行缴费义务。 基本案情 原告郑龙于2012年5月16日,应聘到被告莎贝尔公司工作,担任五金仓库主管,基本工资为2720元,另社会保险补贴以现金方式发放280元,未缴纳社会保险费。2013年4月8日,郑龙以相关承诺已兑现为由,请求公司同意辞职,经公
当前在司法实务界,刑事案件被害人的赔偿范围如何确定,分歧的声音很多。尤其是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
导读:“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后,企业管理的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税负水平。作为业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合同内容对税务风险的防范尤为重要。下面是签订合同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值得一看!素材来源:隧道股份 一明确合同价格条款 增值税为价外税,应当在合同中就合同价款是否包含税金做出明确约定,避免后期产生争议。 具体约定形式: 本合同及其他补充文件中所指“价款”或“价格”,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含税价格,包含增值税税款及其他所有税费。 二明确有关税务信息条款 在合同中,应当就纳税主体信息、应税行为种类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