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
诉讼是专业的,律师是专业人士,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不要以为看了几期《今日说法》、《法律讲堂》就能上法庭,也不要以为读了几本法学教材就能打官司。诉讼,无论是从诉讼流程还是庭审技巧皆有很强专业性可言,没有经过实务的锤炼,请不要轻易撸膊子上阵。
二、事前预防胜于事后“补牢”
风险在于防范,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从机会成本角度看,降低十分的损失,就是十分的收益。因此,行事前咨询一下各领域的专业律师,做好风险防控,而不要等“羊已丢”再行“补牢”,往往为时已晚。
三、世界上永不缺便宜的服务,但却缺乏优质高效的服务
众所周知,“一分价钱一分货”,法律服务同样如此。质优价高,永远是一一对应关系,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只会越来越贵。选择律师,价格很重要,服务更为重要,如果你寻得低价,请别以为捡到便宜,很可能案件被练手了。
四、咨询法律问题请有付费意识
咨询法律问题主动付费,这既是对自己问题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律师的尊重。没有一个律师靠收取咨询费养家糊口,咨询收费,更多彰显的是对律师劳动的尊重与价值的认可。主动付费,你所获取的服务和方案定会比寻求免费咨询的当事人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出于为自己负责,也请不要吝啬那点咨询费。
五、咨询律师问题,请坦诚
有些当事人在咨询法律问题时,对律师瞒瞒抗抗,不讲实情。殊不知,这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律师是委托人利益的维护者,即使知道对于委托人不利的情况,律师的职业道德也不允许律师去揭露。所以,一定要将案件实情告知律师,这样律师才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制定周全的方案,做到有取有舍、进退有据。
六、不要一味相信“关系”,专业最重要
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人们还是习惯遇事找“关系”。但司法实务中,找“关系”用处却不大,风险还很高。当前的错案终身追究制,哪一个公检法人员也不敢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乌纱帽”,所以寻求专业才是根本。专业律师会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办案经验、案件本身的事实和证据以及诉讼技巧寻求破解之道,从而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七、尊重律师,律师才会尊重你
律师和委托人地位是平等的,只有给予充分的尊重,律师才会尊重你。有些当事人自认为聘请律师花了钱,就想着把律师当做雇工一样使,不分时间场合的咨询律师,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律师,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不把律师放在眼里。自然,这样的当事人也得不到律师的尊重。
八、请不要轻易相信承诺和保证
打官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诉讼的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证据情况、诉讼策略、国家政策、律师专业水平、法官倾向性,审委会意见等因素。所以,请记住,给你承诺和保证官司一定会胜诉或人一定可以捞得出来的,多半是骗子!
九、请信任你聘请的律师
有些当事人在聘请完律师之后,总是不放心,仍然这个渠道那个渠道再找律师咨询,生怕自己委托的律师解答不到位或解答错误,但往往这样做却适得其反,咨询越多,得到的版本越多,方向越容易迷失。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司法考试又做上律师,对于法律层面的问题,方向性的把握一般都没有问题,只是经验上各有差异而已,至于经验的问题又和收费有关,既然已经选择此价位的律师,那就信任你的律师并通力配合就可以。
十、没有最好的律师,只有最适合你的律师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律师的执业经验同理,没有哪一位律师在各个领域都精通。选择律师,不仅要考虑到价位,还要考虑律师的执业地域,律师的个人经验,律师的时间、精力,律师的为人等等,建议就个人的付费能力和案件情况选择适合你的律师。
来源 | 律途法雨 作者 | 刘政
0
原告张丽平(化名)与被告刘小芳(化名)系朋友关系,2006年3月至11月,被告因做生意周转资金困难五次向原告借款51000元,2010年5月,原、被告经结算,被告归还了借款。2010年8月,原告又持由被告店内员工薛军(化名)代书的一张借条,内容为:借到张丽平人民币5000元。代笔人薛军,落款时间2006年11月13日,在落款的时间下面,写着刘小芳。原告持该借条向勉县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归还借款5000元及利息1500元。审理中,被告认为该借条上没有其本人签名捺印,不承认向原告借该款,坚决不同意归还。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是要签试用期合同,还是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不是要等到试用期过了,才能签订?很多人以为试用期签的是试用期合同,转正的时候才签劳动合同。这样认为是正确的吗? 一、试用期需要签劳动合同么 在劳动关系中,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的考察期,一般适用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劳动法》和《劳动法》的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试用期都有明确的规定。 用人单位招聘职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就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劳动
近日,一则“杨乐乐被骗788万”消息被大量转载,受到网友广泛热议,讨论内容各有不同。一时间,“合同诈骗”也成为热词,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合同诈骗相关法律问题更值得关注。经济交易与合同诈骗的界限到底如何划分?股权纠纷和合同诈骗两个法律程序如何进行?受损利益又将如何得到救济?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从表面上看,合同诈骗罪的实施者不按约履行合同,造成了合同另一方的数额较大的经济损失。而经济纠纷也可能由于双方或单方的违约行为,即履行合同存在瑕疵或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也可能因为合同一方的欺诈行为而导致合同
【审判规则】 行为人通过支付预付款与房屋所有权人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并经房屋所有权人过户登记获得房产。而后,行为人将房产以抵押方式向抵押权人借款,并将借款用于个人挥霍,致使房屋所有权人的房款与抵押权人出借的借款均无法追回,应认定行为人构成合同诈骗罪。行为人犯罪既遂的节点为房屋所有权人应被骗而办理过户登记,丧失对房屋的控制,故房屋所有权人为合同诈骗被害人。因抵押权人并非基于行为人欺骗陷入错误认识遭受损失,而是基于抵押合同关系遭受民事违约损失,故抵押权人并非被害人。 【基本案情】 一、基本案情 被告
深圳房金所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房金所公司)与上海新居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居公司)等产生商标侵权纠纷。深圳房金所公司认为,上海新居公司盗用其“房金所”名称,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而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新浪公司)、上海房屋销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房集团)对该公司的宣传推广则扩大了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于是其联合旗下子公司上海房金所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房金所公司),将以上3家单位作为共同被告起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除请求法院判令3被告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