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
[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 律师入驻

    手机浏览

    手机扫一扫,浏览更便捷

    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fadoudou.com

  •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问律师

  • 微信扫一扫,发现身边律师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发现身边律师 微信小程序找附近律师

    或搜索微信小程序
    找附近律师

专业的法律咨询与律师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知识>读文章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还吗?很多人理解错了!

发布时间:2017-09-08 10:19:24

阅读量:343

  【案情】

  王某与李某原为夫妻,2013 年9月,双方协议离婚,并就夫妻财产进行了分割,同时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各自对外所欠的债务由各自偿还。2014年3月,王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偿还其借款,并出具了一张李某所写的欠条,欠条记载李某欠王某人民币10000元。

  【争议】

  1、婚内夫妻间的借款行为是否成立?

  2、应按民间借贷处理,还是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评析】

  一、夫妻之间是否可以成为借款合同的主体

  《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可见,合同法并不禁止具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为借款合同的主体。同时,《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据此,夫妻间婚内订立借款合同是可以成立的。

  二、如何处理

  第一,是否实际发生了借款的事实,如仅书写了借条而无实际借款行为,则借款关系不存在。此种情况常发生在夫妻间玩笑时所写,此种借条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

  第二,看一方所借的款项来源。如果所借款项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且用于家庭共同开支,即借款前夫妻双方没有约定婚内财产的性质,或者借款方没有证据证明该借款为其个人财产,且婚内借款的用途系用于家庭经营以及生活开支的。此时,该借条虽然缔结了一个形式上的合同,但是标的物为夫妻共同所有,该合同不具备可履行的基础和可能性,则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就不复存在。如果所借款项来源于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且用于借款人一方的个人事务,则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应按照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处理。

  作者单位:广西扶绥县人民法院


来自:仟律网

1

相关分类: 济南市推荐律师 张明骏律师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 二手房纠纷物业纠纷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热门推荐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还吗?很多人理解错了!

民间借贷有借据无支付凭证能否胜诉?(附最

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诉讼,被告通常会提出两种抗辩理由

时间:2017-09-08 10:17

573次阅读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还吗?很多人理解错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裁判思

为积极应对司法实践中认定夫妻债务存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或规范性文件,从多个角度加强对各级人民法院的指导。

时间:2017-09-08 10:16

509次阅读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还吗?很多人理解错了!

驾车逃离带倒民警 滴滴司机受罚领刑

因害怕受罚影响第二年的保险费用,出租车司机不仅辱骂民警,并在驾车逃离时将民警带倒在地,致使民警身体皮肤大面积擦伤。8月29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并当庭宣判,

时间:2017-09-08 10:20

359次阅读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还吗?很多人理解错了!

合同中打印名称与盖章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来源:北京海淀法院  近日,北京海淀法院审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所欠货款和利息,被告抗辩称合同中首部甲方处打印名称与合同尾部甲方处盖章公司名称不一致,其不具有付款义务。最后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庭审现场   原告诉称,其是一家商品进口及批发零售企业。原被告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原告销售货物给被告公司,被告公司在收到货物后15天内付清货款。被告公司从原告仓库分两次提取了价值分别为1万元和2万元的货物,至今未支付货款。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公司

时间:2017-11-22 14:16

11416次阅读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还吗?很多人理解错了!

多重买卖合同中应如何确定履行顺序?

  多重买卖合同中应如何确定履行顺序?  ——就《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条的浅要分析  作者:乌云嘎  来源:中国法院网  【摘要】当今社会生活中,一物多卖的情形屡见不鲜,这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虽然物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出卖人也得到了最为理想的回报,但未能得到标的物的其他买受人的利益却受到侵害,在标的物交付给一个买受人的情形下,法律为其他买受人所提供的有效救济手段便是出卖人违约责任的承担,在标的物尚未交付给任何一个买受人情形下,所有买受人诉诸法院要求出卖人实际履行时,法律作为居中裁判者便要

时间:2017-11-22 14:16

23767次阅读